日期 Date:Oct. 3, 2022
時間 Time:16:30-18:00
地點 Venue: 人文二館106室(HA106)
講者 Speaker:Sergei Ivanov
側記:Yu-Wei, Su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學程碩士生)
本次演講由Sergei Ivanov 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俄羅斯與中國的邊界貿易、經濟特區以及其政策。Sergei 老師從自己的生長環境以及學術背景來做為研究的初心以及延伸思考。Sergei老師出生於距離中國邊界非常近、不到一公里的海蘭泡(Blagoveshchensk),童年在納霍德卡(Nakhodka)長大,這個區域曾是蘇聯第一個經濟特區,根據老師表示,這裡曾經的目標是成為像是大連甚至是香港那樣的亞太貿易經濟地位;Sergei 老師專業為歷史、考古學以及民族學,特別是中國研究,研究興趣包括為中國企業在俄國的邊境,中俄跨境和沃以及東亞區域發展策略,曾在捷克的帕拉茨基大學(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兩年參與中國邊境計畫。現在(2022)在台灣當訪問學者,研究台灣高雄加工出口區歷史進程。
有鑒於許多中文研究都是從中國的數據以及視角來看待中俄貿易,所以Sergei老師的研究視角顯的十分珍貴。接著他介紹俄羅斯作為能源大國的天然資源:各類金屬、稀有金屬、煤礦、天然氣、石油等官方數據給予我們俄羅斯經濟能力的基本概念,因為他說大眾對於俄羅斯有太多刻板印象,所以這些簡介才有其之必要,此也解釋了俄羅斯在遠東以及亞太區域貿易上的先天優勢以及潛力。俄羅斯的潛力在遠東的歷史脈絡,雖然圖表顯示人口持續下滑(時間範圍數據:1990-2022),但是從十九世紀中期克里米亞戰爭到二十世紀初的日俄戰爭、1930年代崛起的蘇維埃聯邦共和國到近代的強人普丁的經濟發展圖表都再再顯示了俄羅斯的經濟潛力。在2021年的五月二十日發在俄羅斯波貝達組織委員會,普丁在會議中表示了俄羅斯的經濟潛力以及世界想要這一份俄羅斯經濟紅利的分紅。俄羅斯的領土大小顯示了俄羅斯的偉大以及潛力。Sergei老師也分享了俄羅斯國內的一份調查數據,內容大約是在詢問國人對於中國人的感覺,正向以及非常正向的人數佔領百分之59.5。有趣的一點是,此份調查還顯示了超過40%的人民覺得中國會掌控他們耕地。
至於為什麼俄羅斯人會有此種觀感,這邊就討論到了俄羅斯政府設置的經濟特區們以及其歷史發展,其中特別提到俄羅斯經濟特區比起其他國家更強調改變制度以及權力關係,像是:土地、勞工以及州區經濟。而俄羅斯興建經濟特區潮流是從早期1990年代第一波的自由經濟特區(Free Economic Zones, FEZ)以失敗告終後,第二波是在2005年的特別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績效不高,再來是第三波2015年開始迄今,除了規劃優先發展區域之外,還有自由貿易港口海參威(Vladivostok)。從第一到第三波來看,這些經濟特區轉變是來自於日益嚴重的預算限制/赤字所做出來的決策走向。Sergei老師分享了關於納霍德卡自由經濟特區的基本資料,此經濟特區十分靠近中國,在1990年建立並延伸出整個城市都成為經濟特區,在此有特別提到台灣1970年代高雄加工出口區(結合自由貿易區和工業區),台灣政府並沒有將整個高雄縣市拉入其中,而是有清楚的界線。納霍德卡自由經濟特區1992開始營業,在2015關閉前,此經濟區收到了6000萬(幣別沒有特別說明)的投資,此區域性質從特別經濟到特別預算區,此轉變則是蘇聯以及現在俄羅斯政府常規操作。隨後展示了納霍德卡自由經濟特區的圖示,接著說明了經濟特區的沒落原因是:中央集權以及官僚主義導致。一份資料顯示官方預計投資以及實際投資圓餅圖為98:2,自由貿易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圓餅圖則是99:1。
另外演說結尾有提到中俄邊境代購旅遊(Shopping Tourism),近年來中俄邊境有種旅行團就是從俄羅斯搭乘遊覽車過去中國邊界購買物品,然後回來俄羅斯賣,反之亦然,俄羅斯政府也有意保護這類旅遊的經濟而有祭出相關政策但是效果不彰。這也再再顯示了雖然俄羅斯對於中國這個鄰居雖然感到有些威脅感,但是仍然無法因此而終止經濟民生上的往來,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俄羅斯經濟特區一再的失敗,但是每一代政府都是仍然不會放掉在邊界設立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