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課程為對應專業能力所進行之職場屬性實務學習課程,醫事類科學生的臨床實習課程,為報考國家考試規範中明訂的必要條件,學生完成臨床實習訓練後,取得參加考試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資格,考試及格通過後取得專業執業證照,方得從事醫事人員工作。
醫事類科學生在校完成基礎及專業課程後,分派至教學醫院接受對應專業能力之實務學習訓練,結合學術理論與實務的應用,藉以提升學生臨床專業能力。為瞭解學生在教學醫院臨床實習情況及教學效果,學校定期由校長率同相關主管,至主要教學醫院分別辦理雙向專任(案)教師及實習學生座談會,以瞭解教師教學及學生實習情形,並協同教學醫院解決學生在臨床實習上的相關問題。
為提升學生臨床實習教學品質,於教學醫院配置專任或專案教師外,同時遴聘績優臨床醫師協助指導學生臨床實習,並於教學醫院開設醫學臨床課程,例如:醫學系吳銘庭教授、吳輔榮等老師在高雄榮總開設急重症影像醫學、高擬真情境模擬訓練、臨床診療解析、OSCE訓練及演練課程等選修課程,陳怡行等老師在臺中榮總開設進階臨床核心課程、國家考試複習課程等選修課,提升學生臨床技能,選修學生達臨床實習學生人數8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