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物理所林俊良助理教授曾於日本東京大學、理化學研究所(RIKEN)有長年的研究經歷,返台任教後仍與日本表面物理領域的研究者們具有特別深厚的合作關係;除日本之合作外,碩士班學生陳珮榕曾與瑞典皇家理化學院(KTH)之Val Zwiller教授研究NbTiN之超導不均勻性,而該學生於今年也預計將藉由高教深耕所支持的交換學生計畫前往日本京都大學進行其他低維度材料表面物理之相關特性探討。
電子物理所的郭昌洋助理教授曾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合作在NSRRC的台灣光子源共同興建TPS45次微米軟X光實驗站。目前本校碩士生古雨杰,博士生劉丞恩正參與此合作,預計未來會有更多新血加入本合作計畫,也期望透過本合作能夠整體提升台灣在世界的科技力。
電子物理系吳建德副教授與芝加哥大學物理系的Kathryn Levin教授自2014年以來共同合作發展超導體物理的理論。吳建德副教授的理論研究團隊與Levin的團隊已發展出一套可以解釋低維度強關聯超導系統的理論,可以適切的解釋實驗上觀察到的結果像是贗能隙等等的物理現象。吳建德副教授另外感興趣的主題還包括了超導體/鐵磁體異質結構的傳輸性質,希望發展出具有新世代零損耗的自旋電子元件,此一主題與美國Michelson Lab的Klaus Halterman博士進行跨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