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整合AIoT與數據分析 從競技場到日常生活推動全民健康
跨界合作 打造智慧運動生態
在AIoT、運動感測與數據分析等技術加持下,本校在智慧運動領域成果亮眼,不僅協助競技選手提升表現,也將科技延伸至全民健康促進。副校長蔚順華的物理治療研究團隊開發的高爾夫精準訓練平台,透過生物標記辨識與動作數據比對,協助選手優化姿勢、減少誤差。在舉重項目中,利用雙側地面反作用力與槓鈴軌跡分析,量化疲勞指標,預防傷害並延長運動壽命。不只針對專業運動員,團隊研發互動式下肢肌力訓練系統,結合遊戲化設計,提升銀髮族與一般民眾的訓練意願與參與度。
國際肯定 CoachAI+躍上世界舞台
在運動科學研究方面,易志偉教授跨域團隊研發「CoachAI+」羽球技戰術分析系統,建置完整賽事資料庫,結合智慧場館系統,可即時模擬比賽、分析球路並提供策略建議,還具自動計分與落點判斷功能。該系統在國際大展CES 2025展出並榮獲TWICE PICK Awards肯定。
數據賦能 助運動員突破表現
柯立偉教授團隊則與多家醫療院所與企業合作,運用IMU慣性感測、Vicon高速攝影與AI評估技術,推動科技於籃球、體操、射箭等項目應用,實現姿勢優化與爆發力監測。例如知名體操選手唐嘉鴻,便透過數據分析提升動作穩定度,讓他在東京奧運的落地成功率大幅提升獲得佳績。
跨域論壇 從精準分析到全民推廣
下午第一場跨域論壇由蔚順華副校長主持,探討智慧科技於運動領域的關鍵議題。國家運動科學中心黃啟煌執行長指出,數據的精準分析與策略轉譯是核心。遠雄巨蛋李柏熹總經理認為,台灣應借鏡國際職業運動經驗,推動數據開放與共享,提升觀賞性與大眾參與感。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院長相子元則強調,跨醫療、工程與運動需從理解彼此語言與需求開始,並鼓勵教練培訓以促成應用落地。
全民運動 科技走入日常生活
第二場由唐震寰副校長主持,他指出,要讓科技真正促進全民運動,必須克服成本、使用門檻與場域整合等挑戰,並讓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台北榮總一般復健科高崇蘭主任分享外骨骼技術與新式肌力訓練系統在臨床復健的應用;工研院林宏墩組長介紹棒球投手模擬與高爾夫遠距互動技術,結合旅遊娛樂拓展全民運動商機;全越運動陳杰成董事長則提出整合營養、檢測與訓練的運動中心模式,兼顧健康促進與復健需求。
智慧運動 從實驗室走進生活
蔚副校長總結指出,智慧運動應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結合可行的商業模式,才能真正落地實踐,造福全民。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科技應成為教練與選手的助力,透過精準分析與場域應用,不僅提升運動表現,也促進全民健康。
本校憑藉醫工整合的優勢,將持續攜手產官學研,推動智慧運動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活,打造全民健康與競技發展並進的運動新時代。
#智慧論壇 #智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