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院
2023-02-06
本院葛一樊老師研究團隊詳細定義胸腺巨噬細胞的表面抗原表現、細胞源起和多樣性
微免所葛一樊老師研究團隊探討了胸腺巨噬細胞的表面抗原和基因表現,並找出其獨特性。 研究詳細地定義了胸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3-02-03
本院葛一樊老師實驗室證明了肝素在肥大細胞顆粒形成扮演重要的角色
微免所葛一樊老師實驗室創建並驗證了一種新的肝素缺乏遺傳模型,特別是在結締組織肥大細胞 (connec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30
本院連正章老師與北榮陳世彬醫師團隊:釐清出慢性偏頭痛的潛在神經機與迴路
神研所連正章特聘教授和北榮陳世彬醫師團隊藉由與慢性偏頭痛病患臨床表現相似的小鼠動物模型建立,發現除了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28
本院藍昇輝老師團隊揭示了『分泌型』細胞自噬參與肺癌細胞病理調控之新機制,開啟治療肺癌轉移之新策略
肺癌是全世界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其中約有 85% 的患者為非小細胞肺癌 (NSCLC)。因肺癌易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20
本院蔡雨寰老師實驗室與台灣疾管署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李斯特菌歐洲菌種中心共組團隊探討台灣李斯特菌症的流行病學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蔡雨寰老師實驗室與台灣疾管署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李斯特菌歐洲菌種中心共組團隊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13
本院曹美玲老師實驗室發現:NS5806有可能成為治療神經病變疼痛的潛力藥物
神經病變疼痛影響全球約百分之十的人口,但目前仍缺乏理想的藥物治療,因此開發新藥是必要的。 神經科學研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3-02-06
本院葛一樊老師研究團隊詳細定義胸腺巨噬細胞的表面抗原表現、細胞源起和多樣性
微免所葛一樊老師研究團隊探討了胸腺巨噬細胞的表面抗原和基因表現,並找出其獨特性。 研究詳細地定義了胸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3-02-03
本院葛一樊老師實驗室證明了肝素在肥大細胞顆粒形成扮演重要的角色
微免所葛一樊老師實驗室創建並驗證了一種新的肝素缺乏遺傳模型,特別是在結締組織肥大細胞 (connec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30
本院連正章老師與北榮陳世彬醫師團隊:釐清出慢性偏頭痛的潛在神經機與迴路
神研所連正章特聘教授和北榮陳世彬醫師團隊藉由與慢性偏頭痛病患臨床表現相似的小鼠動物模型建立,發現除了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28
本院藍昇輝老師團隊揭示了『分泌型』細胞自噬參與肺癌細胞病理調控之新機制,開啟治療肺癌轉移之新策略
肺癌是全世界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其中約有 85% 的患者為非小細胞肺癌 (NSCLC)。因肺癌易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20
本院蔡雨寰老師實驗室與台灣疾管署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李斯特菌歐洲菌種中心共組團隊探討台灣李斯特菌症的流行病學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蔡雨寰老師實驗室與台灣疾管署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李斯特菌歐洲菌種中心共組團隊
SDGs:
3
4
生命科學院
2022-12-13
本院曹美玲老師實驗室發現:NS5806有可能成為治療神經病變疼痛的潛力藥物
神經病變疼痛影響全球約百分之十的人口,但目前仍缺乏理想的藥物治療,因此開發新藥是必要的。 神經科學研
SDGs: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