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攜手交大與京都大學合作,落實幹細胞再生醫療應用

2020-05-28

幹細胞製備流程仰賴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成本昂貴且無法快速大量生產,如何利用先進製程將生產流程自動化,是急需解決的困境。陽明攜手交大與日本京都大學成立的全球第一個研究iPS細胞先進技術機構CiRA(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pplication)合作,由交大智醫中心率先與CiRA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運用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在半導體、資通訊及醫學專業,強化iPS細胞生產製備流程。

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2006年發現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2010年成立iPS細胞研究所CiRA,為全球第一個研究iPS細胞先進技術的核心研究機構,從事細胞重新編程、誘導分化、臨床應用和倫理法律相關研究。山中伸彌教授對再生醫學帶來的影響,使他榮獲2012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今年4月成立CiRA基金會(CiRA Foundation),iPS細胞正式進入臨床實驗,促進細胞治療發展。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團隊去年在前校長張懋中教授率領下參訪京都大學與CiRA基金會,CiRA高須直子副所長也率團回訪兩校,實地了解兩校的教育與研發能量,並與交通大學陳信宏校長及陽明大學郭旭崧校長達成合作共識;同時拜會台北榮總醫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及桃園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對台灣研發及產業量能有更深層了解。經過無數次磋商與實地互訪,決議啟動實質合作,展開再生醫學的基礎研究及教育訓練,並探討幹細胞臨床應用衍生的倫理法規與人文議題。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與團隊原訂今年三月前往京都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因新冠疫情延期。為避免延宕合作進程,雙方於本月進行遠距會議決議,國立交通大學智慧醫療推動中心(簡稱智醫中心)與日本京都大學CiRA基金會,由交大智醫中心林奇宏教授及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代表,簽訂教學與研發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推動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教育與研發,聚焦資通訊與生醫科技導入幹細胞製程,加速落實幹細胞於再生醫學的臨床應用。雙方也議定疫情緩解後啟動人員互訪與駐地研究工作。

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近年推動合校計畫,希望將半導體與資通訊技術應用於數位醫學及智慧醫療;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兩校迅速成立研發聯盟,將資通訊及精密檢測技術應用於防疫工作,展現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部署再生醫學的企圖心,也印證兩校結合將是未來推動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基石。

連結:https://enews.ym.edu.tw/w/ymnews419/focus_20052520292665974

活動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