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陽明USR成果發表會,展現五大社會實踐成果

2021-03-25

陽明今年獲《天下雜誌》評選為「六千人以下公立大學組」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實踐第一名,獲頒「天下大學公民獎」。12月2日特別舉辦「陽明大學社會責任成果發表會」,邀請協作場域、社區夥伴與民眾一起分享大家努力的成果。

教育部自107年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目前已進入第2期(109年到111年),希望讓大學不只是學術研究殿堂和研發人才的集結地,而能藉由大學的教學創新和發展特色,協助在地民眾有更好的發展;也透過社會責任的實踐,提升大學的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

陽明自107年參與大學社會實踐計畫,目前持續推動「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社會高齡活化行動計畫」、「智齡講堂資深公民講座」、「高齡口腔醫學衛生教育推廣計畫」以及「衛福專業社會實踐培力基地」,共計2件萌芽型計畫及3件種子型計畫。今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計畫仍全力帶領社區與民眾做好防疫新生活,並推動各項社會實踐議題,進行地方創生。

「部落之星計畫」結合多重資源,輔導南澳在地紡織工坊製造富含魚鱗蛋白氨基酸並兼顧部落編織文化之3D美容抗菌口罩;「社會高齡活化行動計畫」連結學校、臺北榮總及陽大附醫三方資源,由陽大附醫規劃培育失智指導員課程,完成培訓的失智指導員再由臺北榮總協助媒合需要失智照護的長輩,帶領他們參與健康認知促進活動;「智齡講堂」計畫完成7位資深公民講師的照護哲學影片上傳,並經營智齡講堂的臉書粉專和Youtube等平台,達到講師自身的生命價值與自我認同。

「口腔衛生醫療服務隊」歷年來投入國小學童衛教概念宣導,並透過義診維護學童口腔健康。今年藉由口腔健康行為調查、牙口檢查、口腔衛生調查以及口腔機能檢查,評估地方社區成年及高齡者對口腔保健的知識、態度及技能是否足夠且正確,並強化住民口腔衛生教育;另外進行口腔癌的篩檢服務,提供平時就醫不便之民眾,有機會暸解自身口腔健康情況,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

「衛福專業社會實踐培力基地」除了透過開課及講座提升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也與NGO合作、籌劃建立國內第一個整合心理衛生相關醫療社福資源與實用資訊的網站,協助大眾正確認識精神健康,幫助民眾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求助,也培力精神病人的照護者,讓他們有更多的資訊與資源來陪伴精神病人。

部落之星計畫主持人、護理學院劉影梅教授表示,疫情開啟人們防疫的開端,陽明透過「社會責任計畫」、「台北芙蓉扶輪社」共同支持泰雅偏鄉編製具有原民風格的防疫口罩,讓科技與傳統結合、保護醫療前線的勇護使者們;且邀請南澳國小四、五年級孩童、老師、護理師共同至陽明大學參與「偏鄉醫學體驗營」,結合防疫醫學教學,培養兒童正確醫學知識;另外也由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團隊負責教學,結合智慧AI感測、智慧物聯網等概念,與擁有二十年電腦程式教學經驗的台北市立南港高中合作,教導部落青年多種應用於可穿戴裝置感應的遊戲程式。

陽明大學的偏鄉服務學習逾45年,每位進到陽明的學生都懷著偏鄉服務的使命與熱忱,帶著醫學知識的頭腦進入偏鄉,埋下服務的種子。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更結合跨校、跨專業的力量,不僅致力於培育能照亮偏鄉、離島健康之部落之星;也協助長者的體能促進、智能強化及技能再造,創造高齡友善環境,推動高齡產業,並透過長者的社會參與,激發並再造銀髮生命價值。

連結:https://enews.ym.edu.tw/w/ymnews432/focus_20121510142754838

活動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