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iao Tung)

【ICS】Environment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Course: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氣候變遷與環境外交 講者:李河清 教授 日期:2022/4/21(四) 時間:14:30~17:00 地點:204教室 講者簡介:行政院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河清教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出身,現職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諮詢委員會委員,同時任教於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李河清教授在國際關係、公共政策、全球環境治理、永續發展研究、科技與社會等領域的貢獻非凡。 曾擔任臺灣氣候變遷調適科技整合研究計畫執行秘書、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與國際交流中心 主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員、美國華盛頓州州政府規劃員/研究員。也曾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

SDGs:
13

【ICS】Dive into metaverse|TED 2022

元宇宙 Metaverse 你聽過元宇宙嗎? 元宇宙( Metaverse ) 是由單字 meta- 和 universe 所組成,可以說是虛擬的現實 ,又或者說是一種大型的線上遊戲。在元宇宙中沒有任何限制,我們可以逃離現實的無力和殘酷,在裡面享受超越物質的體驗,實踐自己無邊的想像力。 我們也可以說,元宇宙是另一個現實世界。 身為 NYCU 的一份子,誕生於醫療與科技的結合,我們肩負一份屬於大學的社會責任,更有對於未來的美好願景。而元宇宙作為世界發展的趨勢,為人類描繪一個同步、去中心化、欣欣向榮的生活藍圖,對於醫療和科技,或許能帶來至關重要的改變,值得我們去關注並暸解。 時間:4/30 (六)14:00 ~ 17:30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 人社二館大廳 報名時間:2022/4/15~2022/4/27 費用:免費入場 *若遇疫情嚴重,我們會改以線上的方式進行。 活動詳情:https://www.ted.com/tedx/events/50567  

SDGs:
4
17

【ICS】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設計思考與共創流程:實務分享工作坊_互動媒體實驗室 講者:AJA大予創意設計_Senior UX Designer 鄭乃嘉 日期:2022/3/25(五) 時間:16:00-19:00 地點:陽明交大 人社三館 103教室 簡介:工作坊將會透過數位產品案例,讓參與者從 UX/UI 業界的角度,來了解設計思考在實務中的流程,並讓大家進行一部分的設計操作,以體驗交戶設計中的不同情境及設計轉化的方法。

SDGs:
4

【應藝所】劉辰岫老師團隊參與新竹文化局「感知自然」主題展覽:後人類世美學:ReConstruct

本系列作品以藝術研究(Artistic research)之形式呈現,探討在(後)人類世的環境下,推測未來的美學樣貌。劉辰岫與許雅貞的AI生成影像作品將呈現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科技,將自然風景、建築等生活的物件,透過AI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與工業污染或廢棄物融合的視覺樣貌,藉此探討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人類與污染共生人所可能產生的末日美學,同時提高大眾對於環境永續及氣候變遷等議題的認知。吳元劭 、陳芷渝、黃靖雅、黃歆雅及黃翊等五人發掘生活中常見卻又被忽略的廢棄材料,並自行對這些材料進行一連串的的物性研究與實驗分析,透過對於媒材特性的掌握與理解,解構後再透過設計將之重建,賦予它們一個新的身分。 ❖ 關於「感知自然」: 在人類世(Anthropocene)概念被提出後,以及當代愈趨明顯的全球氣候變遷等環境變動情境下,已經逐漸證明人類的行爲正有系統的影響自然體系運作。數位時代的人們,對於環境體驗與自然的理解,大多都來自於眼前的螢幕,難以感知環境變動。然而,無論文明如何發展,人都無法脫離自然生存,只能在這些變動之中找尋自然系統的運行機制, 透過人類的智慧與之共生,找尋人與環境共同的未來。 本次以《感知自然》為題,希望透過人與環境互動的基底,回應不論在何種時代,人類都有感知自然的能力。展覽包含了虛實之間的互動形式,展場周邊即是具有豐富自然與人類交織的護城河跟綠廊,整體規劃希望從戶外作品便開始提醒觀者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透過參與、親近,以及在地主要河川的議題,引導大家進入觀展的情境。展出作品不同形式的研究與呈現,在既有的複雜體系下,找尋除了變動之外,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重新思考如何找尋過去依賴感知自然建構文化的經驗,在合理的範圍之中,擴大生態系統服務,成就當代與下個世代的福祉。 ❖ 參展團隊: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 2021年成立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由劉辰岫助理教授主持,本實驗室透過實作性研究(Practice-based Research),將藝術與設計視為研究中「實驗」的步驟,對於自然、科技及人文社會之間的關係提出質問。我們研究的目的不在於為問題提供解答,而是透過藝術與設計的手法將問題形塑地更為清楚,並刺激人們進行思辨或啟發未來的想像。 ❖ 策展人|吳思儒 ❖ 藝術家|李蕢至、林安琪、范欽慧、康雅筑、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 ❖ 新竹典藏藝術家|王菁華、姜添旺、舒曾祉、蔡國川 ❖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 承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ICS】Environment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Course: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氣候變遷與環境外交 講者:李河清 教授 日期:2022/4/21(四) 時間:14:30~17:00 地點:204教室 講者簡介:行政院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河清教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出身,現職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諮詢委員會委員,同時任教於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李河清教授在國際關係、公共政策、全球環境治理、永續發展研究、科技與社會等領域的貢獻非凡。 曾擔任臺灣氣候變遷調適科技整合研究計畫執行秘書、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與國際交流中心 主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員、美國華盛頓州州政府規劃員/研究員。也曾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

SDGs:
13

【ICS】Dive into metaverse|TED 2022

元宇宙 Metaverse 你聽過元宇宙嗎? 元宇宙( Metaverse ) 是由單字 meta- 和 universe 所組成,可以說是虛擬的現實 ,又或者說是一種大型的線上遊戲。在元宇宙中沒有任何限制,我們可以逃離現實的無力和殘酷,在裡面享受超越物質的體驗,實踐自己無邊的想像力。 我們也可以說,元宇宙是另一個現實世界。 身為 NYCU 的一份子,誕生於醫療與科技的結合,我們肩負一份屬於大學的社會責任,更有對於未來的美好願景。而元宇宙作為世界發展的趨勢,為人類描繪一個同步、去中心化、欣欣向榮的生活藍圖,對於醫療和科技,或許能帶來至關重要的改變,值得我們去關注並暸解。 時間:4/30 (六)14:00 ~ 17:30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 人社二館大廳 報名時間:2022/4/15~2022/4/27 費用:免費入場 *若遇疫情嚴重,我們會改以線上的方式進行。 活動詳情:https://www.ted.com/tedx/events/50567  

SDGs:
4
17

【ICS】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設計思考與共創流程:實務分享工作坊_互動媒體實驗室 講者:AJA大予創意設計_Senior UX Designer 鄭乃嘉 日期:2022/3/25(五) 時間:16:00-19:00 地點:陽明交大 人社三館 103教室 簡介:工作坊將會透過數位產品案例,讓參與者從 UX/UI 業界的角度,來了解設計思考在實務中的流程,並讓大家進行一部分的設計操作,以體驗交戶設計中的不同情境及設計轉化的方法。

SDGs:
4

【應藝所】劉辰岫老師團隊參與新竹文化局「感知自然」主題展覽:後人類世美學:ReConstruct

本系列作品以藝術研究(Artistic research)之形式呈現,探討在(後)人類世的環境下,推測未來的美學樣貌。劉辰岫與許雅貞的AI生成影像作品將呈現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科技,將自然風景、建築等生活的物件,透過AI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與工業污染或廢棄物融合的視覺樣貌,藉此探討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人類與污染共生人所可能產生的末日美學,同時提高大眾對於環境永續及氣候變遷等議題的認知。吳元劭 、陳芷渝、黃靖雅、黃歆雅及黃翊等五人發掘生活中常見卻又被忽略的廢棄材料,並自行對這些材料進行一連串的的物性研究與實驗分析,透過對於媒材特性的掌握與理解,解構後再透過設計將之重建,賦予它們一個新的身分。 ❖ 關於「感知自然」: 在人類世(Anthropocene)概念被提出後,以及當代愈趨明顯的全球氣候變遷等環境變動情境下,已經逐漸證明人類的行爲正有系統的影響自然體系運作。數位時代的人們,對於環境體驗與自然的理解,大多都來自於眼前的螢幕,難以感知環境變動。然而,無論文明如何發展,人都無法脫離自然生存,只能在這些變動之中找尋自然系統的運行機制, 透過人類的智慧與之共生,找尋人與環境共同的未來。 本次以《感知自然》為題,希望透過人與環境互動的基底,回應不論在何種時代,人類都有感知自然的能力。展覽包含了虛實之間的互動形式,展場周邊即是具有豐富自然與人類交織的護城河跟綠廊,整體規劃希望從戶外作品便開始提醒觀者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透過參與、親近,以及在地主要河川的議題,引導大家進入觀展的情境。展出作品不同形式的研究與呈現,在既有的複雜體系下,找尋除了變動之外,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重新思考如何找尋過去依賴感知自然建構文化的經驗,在合理的範圍之中,擴大生態系統服務,成就當代與下個世代的福祉。 ❖ 參展團隊: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 2021年成立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由劉辰岫助理教授主持,本實驗室透過實作性研究(Practice-based Research),將藝術與設計視為研究中「實驗」的步驟,對於自然、科技及人文社會之間的關係提出質問。我們研究的目的不在於為問題提供解答,而是透過藝術與設計的手法將問題形塑地更為清楚,並刺激人們進行思辨或啟發未來的想像。 ❖ 策展人|吳思儒 ❖ 藝術家|李蕢至、林安琪、范欽慧、康雅筑、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 ❖ 新竹典藏藝術家|王菁華、姜添旺、舒曾祉、蔡國川 ❖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 承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